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白內障
白內障(Cataract)是發生在眼球球內的晶狀體組織上的一種疾病,任何晶狀體的混濁都可稱為白內障。當晶狀體混濁較輕時,沒有明顯地影響視力而不被人發現或被忽略的白內障,不列入臨床白內障手術行列。據調查,白內障是最常見的致盲和視力殘疾的第一大原因。據估計,目前全世界4000萬盲人中,約有半數是白內障所致。多見于50歲以上老人,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老齡化,白內障引起的視力損傷將越來越多。
白內障盲,是一種可逆致盲性眼病。當視力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接受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可以大幅度減少盲和低視力患者。
晶狀體輕度混濁或非瞳孔區混濁,不影響視力者,多沒有臨床意義。當晶狀體混濁使視力下降,一般視力下降倒0.8或以下,可診斷有臨床意義的白內障。視力下降到0.5或以下,診斷有相對臨床白內障手術指征。視力下降到0.3或以下,診斷為白內障性低視力。有絕對臨床白內障手術指征。視力下降到0.05或以下,診斷為白內障致盲,有絕對臨床白內障手術指征,就目前白內障手術技巧來說,已經屬于盲,時間相對晚了些。